新聞資訊
1.退休後二度就業可續提退休金,2023年勞工平均年領6.6萬!事實上,勞工退休後,可以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以及勞工退休金,如果二度就業,雇主按規定每月為勞工提撥6%的退休金至個人退休金專戶後,等到至少1年後,就可以申請續提退休金。根據勞動部的統計,因為每位勞工提存的時間長短不同,加上薪資結構大不相同,2023年平均每位勞工,可領取約6萬6千元的續提退休金,讓仍然活躍於勞動市場的中高齡勞工,受惠於這項政策。【公視新聞網】
2. 主計總處多項統計調查難產,明年基本工資審議恐受影響!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告,因為受預算凍結影響,原訂5月辦理的「人力運用調查」將視預算解凍情形,延後辦理或停辦。不過,由於該份調查為每年基本工資試算評估重要參考依據,恐影響明年審議。【經濟日報】
3. 擔心工作被取代嗎?外媒揭「10大職業」2030年恐消失!隨著人工智慧迅速改變勞動市場,對工作機會的結構產生很大影響。美國財經新聞網站《Money Talks News》以「到2030年將消失的10個職業」為題,列出了最可能被AI取代的10大職業,你的工作在名單上嗎?1.資料輸入員。2.律師助理。3.文書人員。4.收銀員。5.郵政員工。6.銀行櫃檯人員。7.平面設計師。8.會計助理。9.電話銷售員。10.製造業裝配工人。【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勞動部:未成年打工,有社政證明可免同意書!近日已發布解釋令,明定若未成年的法定代理人已死亡、失聯、失蹤、入獄、與其關係衝突、為性侵害加害人等,導致沒有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不能或不適合行使代理權,只要有地方社政主管機關出具證明者,雇主就不需要置備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書。【中央社】
5. 九成五護理人員認缺工嚴重,自評合理薪資竟和現實薪資差距這麼大!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護理人員平均薪資為46,894元,但受訪護理人員認為合理平均月薪是62,287元,兩者差距高達15,393元。【聯合報】
6.大陸—陸2月16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升至16.9%!大陸官方數據顯示,大陸2月的非在校青年失業率為16.9%,連續兩個月上升。大陸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歲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從1月份的16.1%,上升至2月份的16.9%。不包含在校生的25歲至29歲勞動力失業率從6.9%,升至7.3%,不包含在校生的30歲至59歲勞動力失業率從4%,升至4.3%。【工商時報】
7.大陸—陸提振消費喊「提高最低工資」! 學者這麼說!今年大陸全國兩會期間,大陸國家發改委發布《報告》提出,適當加快提高最低工資標準,2025年原則上所有省分都要調整。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表示,一個公司中,低薪職位工資水準提升,會帶動整個公司薪酬水準水漲船高。薪酬提升不僅能夠增加居民收入,也會提升民眾信心,進而對消費產生正面影響。目前需要貫徹落實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同時確保科學合理測算,精準適度。【工商時報】
8.國際—澳洲年長勞工減少,就業人口下滑!澳洲統計局(ABS)公布,澳洲2月失業率維持在4.1%不變,不過就業人口較1月減少52,800人,其中全職就業人數大減35,700人。統計局就業統計部門主管賈維斯(Bjorn Jarvis)表示,就業人口下滑反映2月重返勞動市場的較年長勞工減少。【工商時報】
9.國際—日本員工不再賣命!東京都府「週休三日」將開跑! 過去對於日本員工的印象都是工時很長、加班到很晚還要應酬,不過來看到日本東京都政府、即將從下個月開始、正式實施週休三日,不只這樣,如果家裡面有年齡在小學三年級以下、也就是大約9歲以下的子女、還可以享有每天最多2小時的額外休假。【民視新聞網】
10.國際—勞動力長期短缺,烏克蘭人避難移居捷克成外籍勞動主力!2022年俄烏戰爭後,大量烏克蘭人移居捷克。據統計,目前在捷烏克蘭人近59萬名,成為捷克外籍勞動主力,主要從事勞力工作,填補捷克長期短缺的勞動力。【中央社】
11.國際—韓「躺平」青年破50萬,百萬移工補勞動力,製造業多!南韓青年就業市場持續惡化,不工作也不求職、純休息的「躺平」青年,首次突破5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南韓正式邁入「百萬外籍勞工時代」,其中近半外籍就業人口,從事製造業和採礦業,這類「危險、骯髒、辛苦」當地人不願投入的產業,以彌補勞動人力缺口。【TVBS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