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企業永續不是工作任務,是要融入文化產生影響力》
近日參加幾場官方舉辦的有關「永續」為題的論壇、課程(我是學生),只見官員在台上大力介紹近期要實施政策作業、學者專家則教導企業因應之道,例如:IFRS、碳盤查),收穫頗豐。不過,總感覺有些怪怪的,意思是要求企業接受永續新任務,熱心熱情的教導說明,還提供範例參考,像父母般的恨鐵不成鋼。其實,國際永續準則內容就是企業提升自身經營管理的指引,日常作業流程的參照。我認為,與其把永續當成任務還不如融入組織文化、工作職責內。
經過學習研究後,分享心得如下:
一、永續策略超越報告框架
有效的永續策略,是將其融入組織文化,為組織創造價值、增強韌性且滿足利害關係人的期望,不是編製報告申報資訊參加評鑑。長期永續發展影響的驅動力並非執行小組或團隊,而是組織文化的轉變。要求所有部門、員工都能夠理解永續發展,感受到自身扮演的角色及職責。(工作職務說明書)
二、永續勞動力技能
「綠領人才培養」已經是企業人資重點工作之一,不止需要技術專長,例如:碳盤查計算,也需要以人為本的技能,例如:溝通協作、批判性思維。因此,產品設計師需要了解循環經濟原則,創造綠色產品。
三、人力資源部門成關鍵
您的員工是否將永續視為自身職責?您的管理者是否以身作則?您的人力資源政策、學習發展計劃是否與強化永續發展策略相關?從招募任用到學習發展、績效薪酬等,每個流程都可能促進或阻礙永續發展。
四、學習第一思維改變行為
企業必須將永續觀念以訓練、宣傳、活動等方式向所有成員推展,例如:新人入職訓練的「ESG永續」課程。從而,轉換經營者決策,讓員工的日常行為與價值觀契合,與績效評估、薪酬激勵、日常營運緊密連結。
結論
永續發展融入組織文化是一項策略性要務,可將企業永續發展的願景轉化為實際的成果。實踐執行永續業務,除了合規主管機關要求揭露申報、編製永續報告書內容豐富之外,最重要的是全公司認同永續文化。唯有如此,才能建構創新、包容、高效的永續企業,以應對未來的任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