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ESG 專業文章 《心理健康納入ESG計劃的3種方法》

這幾天陸續接到熟識的朋友、同事、學生(本人或家人)傳來COVID-19確診的消息,雖然企業提供「大補帖」、「防疫包」等物品,我卻覺得員工在「與病毒共存」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需要關心! 疫情下的「焦慮」與「社交隔絕」對大家心理影響深遠,例如:在家工作的員工面對來自通訊軟體群組呼叫、照顧沒上學小孩、無法立即與同事討論等。

在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永續性報告標準準則要揭露項目:「403-3職業健康服務」其指引要企業可說明是否在工作場所和上班時間提供可以促進身心健康服務。我認為心理健康應該納入ESG計劃,在學習研究後,分享如下:

一、培養積極正向的工作場所文化 我認為工作場所文化就是要塑造良好心理健康環境。它可以讓冷冰冰辦公室充滿熱情的生活元素。例如:體諒職業婦女兩頭燒壓力,容許其拒絕超時加班。

二、創造工作環境舒適性 無論未來趨勢是全時、在家上班或混合工作型態,實體辦公室仍然是提供員工工作環境的地方,空間如何有幸福感?激發蓬勃朝氣?注意到人體工學發展?最佳工作環境的重要工具,企業有責任創造一個促進員工福祉的空間。

三、實現標準化的心理健康指標 很可惜目前ESG報告框架中數據偏重於與傷害和疾病相關的事件數量統計,而不是心理健康體驗度和幸福感受度。建議可以配合勞動部「工作與生活平衡」、「友善職場」等項目計劃,對標標竿企業建立量化指標。

#心理健康 #ESG計劃 #員工福祉 #幸福感受度 #人資 #ESG永續學堂#專業文章

聯絡電話:02-2393-3395
聯絡地址:台北市106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8樓之3
聯絡信箱:erct3@erc.com.tw
睿哲(莊周)LINE@:line.me
睿哲(莊周)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rchrm
睿哲(莊周)講師精彩片段:https://www.youtube.com/user/ERC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