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ESG 專業文章 《加油!ESG中“S”報告是人資部門的主戰場啊!》

最近媒體社群有關〝E〞環境方面報導,如:淨零碳排、氣候變遷、再生能源等佔了70%以上版面。例如:銀行投資基金推廣、綠色貸款業務,甚至金管會「永續發展路徑圖」一面倒強調「溫室氣體盤查」。好像只有“E”才是主流,“S” “G”有被忽視的感覺。 這次「ESG人資大調查」顯示:HR推動ESG事務的主要挑戰之一為「不易評估效益」。

我認為是因為「永續(社會責任)報告書」內容,90%以上“S”指標揭露的,僅側重於工作陳述和活動報導,而不是量化結果或影響分析。 如果僅靠靜態陳述或照片宣傳,並不能代表動態進步發展!例如:承諾就業公平、尊重人權、薪資數字等項目一般就是寫個「無」或填寫美化後數字,對其代表性比例、薪酬差距合理性等幾乎沒有敘述。 建議要設定持續性、可衡量的目標,執行數據分析,同業比較等指標才具有價值意義。例如:鴻海就針對專業技術人才每人每年平均專業類課程學習時數達60小時。

ESG績效是由永續報告書、公司年報、公開資訊申報等方式呈現的,所以建議將人資作業與上述兩者連結。方法如下:

1.確認必須揭露的項目範圍:例如:這個月(111.06.30前)上市櫃公司應於公開資訊觀測站申報相關ESG資訊或說明企業資訊揭露現況。其中「社會議題--人力發展」包括:員工福利平均數、員工薪資平均數、管理職女性主管占比、職業災害人數及比率等。

2.人力資源軟體系統配合:例如:要求人資軟體廠商針對相關數據的取得、統計能自動產出,節省人力物力。

3.數據內容引導改進調整:例如:可以透過同行業別找出對標比較公司名單,進行比較,訂出目標,進行改善工作。 希望人力資源人員能發揮專業能力,提高ESG績效,加油!

#評估效益 #永續報告書 #資訊揭露 #改進調整 #人資#ESG永續學堂#專業文章

聯絡電話:02-2393-3395
聯絡地址:台北市106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8樓之3
聯絡信箱:erct3@erc.com.tw
睿哲(莊周)LINE@:line.me
睿哲(莊周)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rchrm
睿哲(莊周)講師精彩片段:https://www.youtube.com/user/ERC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