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ESG 專業文章 鴻海ESG課程內容搶先看(三) 《人權--GRI最新重要議題如何做好稽查?》
我將在7/28在中華人力資源協會開課一堂:(線上)「鴻海ESG人力資源管理10長程目標解讀」。現在先將課程部分內容,分三篇文章分享各位搶先看。報名請連結如下: http://www.chrma.net/class_detail_kind_2.php?id=3856
鴻海議題目標:每年針對集團內部各園區及供應鏈各廠商進行勞動人權稽查從現有每年30次增加到50次以上 解讀如下:
一、人權盡職調查(稽查)
重要性 2021年GRI對通用準則(G1)更新改版,將人權揭露和盡職調查納入標準,明確關鍵概念和原則,我很敬佩鴻海這項與時俱進的宣示。現行「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10條第4款第5目雖然要求揭露「公司人權管理政策」, 但是如果沒有內部進行核實確認或調查企業商業行為中上下游供應鏈廠商狀況,不過流於一句口號罷了。
二、如何做好人權盡職調查
1. 可信任的申訴機制 建立申訴機制是為個人或團體提供表達公司人權違規錯誤行為的正式管道。企業要有公正第三方人員接受及詳細調查申訴事實,如果違規成立,應盡快為受害者提供補救措施。
2. 持續評估增加次數 由於社會環境瞬息變化、相關法規更新頻繁等因素,只做一次性的人權盡職調查很難全面反映企業及價值鏈上公司人權實際狀況。所以公司人權盡職調查計劃如果能增加密集度(鴻海幾乎約每個月兩次),將更體現重視及真實的程度。
3. 優先解決嚴重侵犯人權行為 依據「聯合國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規定,調查時要從事件的規模、影響範圍、恢復困難度三要素,判斷此次人權問題的嚴重程度,並要求優先迅速解決最嚴重的侵權行為。
4. 全面的利害關係人參與 實務上,公司員工、客戶、當地居民等關係人都在人權盡職調查過程中,扮演著參與合作角色。鴻海也聲明關注其供應商是否符合人權標準?供應鏈員工人權是否有被侵害?因此必須跟上述關係人建立堅強信任關係,才有真實報告。
5. 實施訓練建立專業夥伴關係 公司應對利害關係人進行系統性的人權議題訓練,同時跟當地的人權專家、專業組織建立良性互動的夥伴關係。這樣可以塑造客觀理性的溝通環境,有利於調查的順利進行。
#人權稽查 #盡職調查 #關係人參與 #夥伴關係 #人資 #ESG永續學堂#專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