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學習筆記 《如何審閱永續報告書》
註:此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開辦的課程,由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曾會計師主講(其擁有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專業博士學位,令人佩服) 現將當天學習心得分享如下:
一、 企業永續(CSR)與ESG大不同:
前者屬於普世企業價值包含對員工、社會、環境的責任。後者屬於機構投資人盡責、責任投資概念,管理增加成本及降低風險的平衡,做出所投入資源比較。報告書就是證據。是輔助財務報告的功能,在股東會年報揭露相關資訊。因為同樣EPS數字的兩家企業,投資人當然會垂青ESG做得好的、願意揭露資訊就是降低財務風險。
二、 如果從公司治理原則,董事要盡善良管理人責任,對於股東會年報要負責。
要判斷是否有盡責?
1.有關風險事項是否在董事會有討論?例如:今年某次董事會有討論事項紀錄。
2.有沒有影響永續風險的證據? 例如:營業報告中有沒有新的研發項目?(要表達如何降低風險如:低碳製程規劃要有描述)創新支出要寫出來。
3.有資本支出項目?例如:因應風險準備投資氫能煉鋼。
三、 ESG要可以針對財務事項對應,否則等於沒有影響。
必須靠金融主管機關、投資人推動較有效。 投資人透過ESG指標可以衡量企業管理層所作出影響營運績效及未來策略方向的決策,並提供品牌價值及聲譽等無形資產狀況的觀點。 建議:可以參考集保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對各個上市櫃公司在各類ESG評比分數。
四、 企業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後,依循GRI的要求揭露項目,給予利害關係人回饋,並進行相對應的改善行為。
五、 有財務因素後,便要接軌內控制度。要做營運稽核,屬於其他風險事項,董事要負責的。 老師認為其實主管機關早就有把法規都準備好,並參考國際最新發展,所以只會越來越嚴格,影響企業範圍越來越廣。
六、 未來的法律遵循趨勢:
由IFRS(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新成立的ISSB(國際永續標準委員會)發佈了S1(永續有關財務資訊揭露之一般規定和 S2(氣候相關揭露)的兩份規定徵求意見稿。(截止日期為2022年7月29 日。計劃在年底前發布新標準)上述標準,如果在完整性、一致性、可比較性愈趨完善後,未來年報可能代替永續報告書,成為永續資訊的主要載體,也改變企業內稽內控的運作
七、 公司董事要看什麼呢?
當做重大議題調查時,有沒有是利害關係人高度關注,卻認為沒有影響?或不關注,公司卻很重視的議題?表示彼此溝通有問題。目前新議題是地緣政治風險,如何決策? 國際大廠會關心同業的任共同重大議題,一起了解行業趨勢。未來揭露會改為行業為主,較為準確。
八、 目前報告書文圖表並茂,建議先看數字再看故事。
TCFD的操作方法:董事會有一次專門報告氣候變遷對財務影響顯示重視性。最好搭配的風險解決方案,如何不中斷營運?經不經得起壓力測試?
#揭露項目 #董事會 #IFRS #永續報告書 #ESG永續學堂 #人資#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