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ESG 專業文章 《報告書不要再放淨灘、種樹啦!企業還沒醒嗎?》

我常提醒學生: 2023年永續報告書要依照GRI 2021新版規範編制,內容的新資料來源是2022年公司的各項議題的成果揭露。所以如果現在不趕緊研讀新版規定,未雨綢繆、超前部署,等到了明年準備撰寫報告時,才發現不能沿用過去思路作法,資料不能用,恐已為時晚矣! 最近媒體報導某些企業還在以ESG名義號召員工去海邊淨灘、打球奪冠就種樹的新聞。這些資料如果當做公關宣傳就罷了,若想要列入報告書內呈現美好的績效事件,可能是誤會,要失望了。 現在就學習研究心得分享如下:

一、 公益活動不一定是衝擊行為

依照GRI 1準則中2.1 衝擊說明:報告內容要揭露的是因組織的經濟活動或商業關係,對於經濟、環境及人群(包含其人權)產生或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海景飯店業者使用沙灘土地、經營遊樂設施造成環境污染的負面衝擊,必須定期淨灘。造紙業者的原料來源於樹木,造成森林大量砍伐,必須履行育林種樹責任。

二、 符合報導原則:

永續性的脈絡 這是新版GRI 1中4報導原則之一,定義為:組織需要評估及報導其在永續發展之廣大脈絡中的衝擊資訊。例如:公司要揭露溫室氣體(GHG)排放總量以及對巴黎協定中設定的相關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目標資訊。這些公司進行的只是一次性公益活動,很難與永續發展直接相關。

三、 不一定是重大主題:

GRI 413當地社區 重大主題揭露項目GRI 413:當地社區,是報導有關當地社區的衝擊資訊,以及如何管理這些衝擊。「當地社區」範圍,跟企業營運活動地區有關,一般是生活在附近的人群(企業常擴大解釋,將所做的公益善舉全部納入)。例如:台塑六輕廠設在雲林麥寮,對當地居民的空氣、水資源等負面衝擊,必須跟里長辦公室保持密切聯繫,全天候監測空氣品質,以保障居民健康。

結論:

提醒企業決策者及永續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們,務必拋掉過去CSR時代的舊觀念,專注研究ESG、GRI新規範,做出符合規定的報告書。

#永續報告書 #衝擊 #脈絡 #當地社區 #ESG永續學堂 #專業文章 #永續發展 #人力資源 #ESG

聯絡電話:02-2393-3395
聯絡地址:台北市106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8樓之3
聯絡信箱:erct3@erc.com.tw
睿哲(莊周)LINE@:line.me
睿哲(莊周)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rchrm
睿哲(莊周)講師精彩片段:https://www.youtube.com/user/ERC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