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ESG 專業文章 《台灣中小企業永續報告書編制田野調查分享》
我目前擔任上櫃中小企業(尚未符合強制編制申報門檻)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參與公司的ESG實施執行工作。大型企業在四大會計事務所(目前民間最大推銷員)、金管會等機構軟硬兼施,同業中競爭攀比狀況下,ESG執行已達國際水準。但是中小企業呢? 我透過教學機會與學員交流,經過資料收集後(非專業學術方法),得到下列心得,特撰文分享,請專家指教:
一、外部壓力下的無奈
除了少數外商大廠在台分公司主動願意編制,大部分中小企業由於並非上市櫃公司(頂多是公開發行、興櫃),就算是上市(櫃)公司也未達資本額20億,表面上似乎無憂無慮。但發現其編制動機主要來自於供應鏈客戶要求,畢竟加工製造業及貿易服務業是靠訂單生存的。如果被掐住,只能被迫乖乖就範。
二、幾乎全靠外部顧問指導
調查統計結果,幾乎100%第一次編制都是靠外部顧問主導,並且發現竟有驗證公司推薦顧問給企業(不知有否違反公正性?)。其實不能苛求中小企業,其組織規模、ESG專業、人力配置等無法跟大企業比,尋求外援是正常的。不過,「編制是一時的,落實是永遠的」,如果找顧問只為了報告書,而不是長期ESG在組織的規劃落實,本末倒置,並不正確。
三、 短線應付缺乏長期永續
由於中小企業是老闆說了算!沒有健全董事會運作,專業人才規劃,更何況永續經營發展。仍停留在「為訂單做ISO認證」(偏偏很多顧問來自於這領域)應付各方需求的觀念,先求有就行。所以我看到一堆大同小異的報告書,框架標題都同樣,一看就是用顧問提供模組版本,讓公司把資料數字填空進去完成的。
結論: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自古而然。我認為要中小企業老闆轉念,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最好從供應鏈輔導下手。ESG顧問不是寫報告的指導員(目標三年內獨立自製),應是策略理念的輔導專家。加油吧!
#永續報告書 #輔導顧問 #編制 #供應鏈 #ESG永續學堂 #專業文章 #永續發展 #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