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ESG 專業文章 《從KPMG永續發展報告調查看世界頂級公司現況》
前幾篇有關永續告書的文章獲得學員頗大的迴響,有學員提出一個問題:「到底全世界頂級公司他們的報告書表現如何?」引發我的好奇心,啟動搜尋後,找到這篇報導,如獲至寶! 這份2022.10.25剛滾燙出爐的調查報告,對象是58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區的5,800家公司。其文章網址如下: https://www.sustainability-reports.com/worlds-top-companies-improving-on-climate-reporting-but-more-progress-is-needed-in-key-areas-of-sustainability-esg/ 敬請先進前輩指教。我學習研究後,整理分享如下:
一、 環境議題繼續占主導地位
71%的N100(每個國家或司法管轄區的前100家公司)和80%的G250(全球250強公司)都制定了碳減排目標。且都認識到要減少自身碳排放以實現碳中和(淨零)目標,而不是依靠碳信用交易。不過,只有64%的G250公司正式承認氣候變化對其業務構成風險,不到一半的公司將生物多樣性喪失視為一種風險。
二、 社會、治理議題仍處於劣勢
調查結果:不到一半的公司揭露“社會(S)”例如:多元性、包容性和公平,社區參與以及勞工問題等。及“治理風險(G)”例如:腐敗、賄賂和反腐敗、反競爭行為等。此外,只有三分之一N100公司擁有專門的領導層成員在負責永續發展的團隊,不到四分之一的公司將永續績效成果與高管層的薪酬掛鉤。 ESG揭露仍以敘事案例為主,而不是發布有關影響的定量數字或財務數據。這顯然是可以改進的領域。
三、 未來努力的具體工作
ESG對董事會要求增多,例如:GRI準則新版明定有督導職責。促使企業領導者必須擴大思維,做出正確決策,將氣候、淨零等更多ESG項目考慮在內。例如:了解利益相關者的期望、投資高質量的非財務數據管理、了解氣候變化和社會問題對企業的影響。
四、 台灣企業表現已屬優等
常見學者專家以世界標竿企業ESG表現來要求以93%中小企業結構下的台灣企業。從以上資料得知,其實目前全球大企業也不過如此,所以我們應該給自己掌聲不用妄自菲薄!
結論:
隨著國際準則法規發展,企業永續報告的非財務指標,只會不斷增加且複雜難搞。建議:公司及早從上而下建立正確觀念認識,勇敢面對變革挑戰!
#永續報告書 #碳減排 #揭露 #董事會 #ESG永續學堂 #專業文章 #永續發展 #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