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ESG 專業文章 《ESG新認知:從人力資源轉型到人力資本》

本粉專創立時以「人力資源」為主體,連接ESG範疇知識,撰寫短文分享。也與人資協會合作創設「ESG人力資源系列」課程。 最近閱讀新知時,發現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2020年11月生效的人力資本揭露規則,要求企業必須制定以ESG為中心的人力資本管理原則。 我認為應該「修正」原先認知了,經過學習研究後,現將心得分享如下:

一、 人力資源Vs人力資本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力資源是偏靜態的,對企業而言,代表可以運用的組織內的人員勞動能力。人力資本是偏動態,代表存在於人員本身的資產價值。 例如:專業知識技能、道德文化水準與身心健康狀况等。

二、 人力資本是永續績效驅動力

資本需要投資成本及回報在績效成果上。例如:教育訓練投資,透過名師指路,迅速提高專業知識,加快變革進度,發揮具競爭優勢的生產力,公司十分受益。投資在改善薪酬福利,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對組織承諾和心理歸屬感,成為業績的強大驅動力。如果只是「人力資源」思維,就是依照準則規範被動式操作,以符合標準要求為最終目標。缺乏積極突破現狀的心態,很可惜!

三、 人力資本有財務與非財務雙重性

投資機構必須依據公司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的真實數據、透明揭露重大主題、編制申報永續報告書等提供資訊,才能真實瞭解公司整體管理情況、風險衝擊、投資報酬率。人力資本在財務報表呈現在薪酬福利、教育訓練、職業災害補(賠)償等費用支出數字。在永續報告書呈現員工穩定成長、研發創新、健康安全、智慧財產及良好企業文化價值。

四、 人力資本管理被ESG評價、新國際準則重視

人力資本管理已發展成為ESG框架中“S”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除前述美國證管會外,已經納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基金會的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 (ISSB)準則草案的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其中有一章節專門談人力資本(勞工法規、健康安全、敬業度等)。預計於2024年生效的歐洲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ESRS)也有提及。 人力資本管理也是國際知名ESG評價機構評分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 MSCI、Sustainalytics 和 Just Capital都要求參加評價公司誠實揭露。

結論:

ESG的三個面向是通過人力資本相互關聯。例如,在環境行動需要有人參與實現,永續管理成功需要考慮環境和治理目標的社會因素(反之亦然)。

#人力資本 #永續績效 #財務與非財務#雙重性 #國際準則 #ESG永續學堂 #專業文章 #永續發展 #人力資源 #ESG

聯絡電話:02-2393-3395
聯絡地址:台北市106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8樓之3
聯絡信箱:erct3@erc.com.tw
睿哲(莊周)LINE@:line.me
睿哲(莊周)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rchrm
睿哲(莊周)講師精彩片段:https://www.youtube.com/user/ERC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