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ESG 專業文章 《如何做好ESG數據管理?》
翻開過去「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時代,一般大都是事件資料、講故事行為主體,較缺乏數據、餅狀圖比較等可量化資訊。現在是「永續報告書」時代了,尤其GRI 2021版GRI 1報導原則「可比較性」。要求報導總數或絕對數據(例如:每噸二氧化碳當量)以及比例或常態化數據(例如:每單位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供比較,並在使用比例時提供解釋說明。因此未來企業應該盤點揭露主題其數據化情形,提前做好規劃。 經過學習研究後,分享心得如下:
一、數據說話才有公信力
從趨勢來看,永續報告書依循的準則規範,是朝更透明嚴謹方向發展。同時投資機構和資產管理常使用ESG數據來評估公司價值。例如: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能源管理規劃結果,數據是否降低?能在2030年減少40%?身為供應鏈廠商,藉此取得客戶信任維持交易訂單。
二、建立數據管理機制
ESG數據管理必須從源頭啟動,也就是責任人(問責)制度,涉及工作職責、達成狀況、收集及時性等內容,來衡量個人及組織在永續治理績效。因為財務報告內容,是由金額數字整理而成。 非財務報告在GRI、SASB、TCFD等主流揭露準則要求下,數據化已大幅提昇,也較有強烈說服力。
三、資訊軟體助力數據收集分析
當ChatGPT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GPT-4超強) 橫空出世!人腦已甘拜下風!ESG數據收集分析必須依靠軟體大力相助。例如:員工離職率(自願、非自願)的及時追蹤情況(農曆年後、調薪後等時間點)、年齡層比較、職務體系及位階分析、請假遲到狀況等因素分析,轉化為有效的風險管理,迅速識別危險信號和採取補救措施。可以及時發送關懷信給當事人或將潛在離職意願高的員工名單,發送提醒人資人員注意並預防。
四、形成完整專業報告
如果軟體威力到達知識管理平台及生成式文字內容立即轉化為一份合規的永續報告書,相信輔導顧問也要退場離開了。(據說此類軟體已經問世,歡迎跟我聯繫合作,哈哈!)因為永續報告書內容數據其實是定期或不定期產出,必須可以及時掌握監控反應,例如:報導期間關鍵數據掌握監控變化,並形成書面報告,在董事會上報告,徵詢其建議決策。
#數據 #永續發展 #報告書 #人工智慧 #生成式 #問責 #ESG永續學堂 #專業文章 #人力資源 #ESG #2023 #周昌湘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