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焦點-ESG
•ESG 專業文章 《到底是「ESG人才」?還是「人才ESG」?》
最近人資界颳起一陣「ESG」風潮,一方面是外部商業活動瞄準人力資源市場,展開講座、論壇。一方面是永續報告書即將擴大適用所有上市櫃公司,中小型企業人資行政人員將被負以重任,必須及早準備。 前天一位學員轉來一篇專家寫的文章,標題:「8成主管找不到ESG人才!」詢問是否如此?我覺得有必要澄清,經過學習研究後,分享心得如下:
一、「ESG人才」在一般企業是個偽命題
「全球ESG浪潮興起台灣綠金(永續管理)人才市場分析 ( 就業安全雜誌 21卷二期 2022.12)」這篇拙文,提出的論述是企業現有各領域專業人才「綠化 (ESG)工程」最容易。要想要找所謂「ESG人才」其實是個偽命題。就算人力銀行上的「永續管理」類職缺,也大都是資訊收集、彙整資訊、寫報告參加獎項等非專業性工作。 建議先分清楚定義,如果是金融投資機構負責審查放貸、顧問公司負責輔導業務、研究機構人員所謂的「ESG人才」可能要求較高,需要有經驗且擁有跨界專業的高手。但是畢竟這個新興市場,人才稀少,短期內不易解決。
二、讓「人才ESG」較容易
ESG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建構公司業績及投資效益的評價體系。企業爲了符合監管單位要求揭露目前執行ESG情況,準則要求面對的是各個組織部門的工作職責。所以只要現有人才,瞭解本身專業對應規範,足夠因應利害關係人的期待就算成功。例如:招募部門運用DEI多元公平包容準則進行人員甄選原則,符合GRI揭露要求。
三、運用有針對性學習強化
要想投入ESG學習,可以從宏觀面開始,例如:閱讀有影響力的ESG投資洞察及趨勢報告,(如:MSCI的年度ESG與氣候趨勢洞察,標普的可持續發展年報等等);接著瞭解主流的評級方法、揭露標準和規範,(如:GRI,ISSB等),從公司治理評鑑等第三方評價資料,找出各行業排名最靠前的企業,仔細查閱他們的永續報告書,分析瞭解他們爲什麽可以做到最佳,整理成功典範。
結論
我認為要讓ESG回歸到策略規劃、強化管理的本質,實現現有治理架構健全,推動組織健康、穩健、有序、持續增長。每一個ESG人才的價值更有效地彰顯! #
永續治理 #風險危機 #管理計劃 #領導力 #內部控制 #ESG永續學堂 #專業文章 #永續發展 #人力資源 #ESG #2023 #周昌湘老師